全世界已有147個國家正式宣示淨零目標,展示了對氣候變化實際行動的重視,其中包含歐盟、英國、德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南韓、澳洲等主要國家,都已採取行動或擬訂策略,又以歐盟的進展最為迅速。
2024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重點整理
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剛落幕,期間重申避免超過1.5度C的升溫目標,但以目前情況,達成目標的機率較低,各國應立即採取快速、有效的行動,歐盟和美國都已制定碳稅機制,其中歐盟將於2026年開始正式徵收碳費,詳情請參考我們的整理文章。
COP29中還提到,目前全球應協力發展六倍化儲能系統(1500GW),其中1200GW應為電池式儲能,並在2030年之前,推動建設與現代化至少2500萬公里的電網,希望2040年之前,能達到8000萬公里電網。
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
台灣政府也針對2050的淨零減碳目標,制定了12項關鍵戰略,包含了:
1.風電/光電 | 2.氫能 | 3.前瞻能源 |
4.電力系統與儲能 | 5.節能 | 6.碳捕捉利用及封存 |
7.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 | 8.資源循環零廢棄 | 9.自然碳匯 |
10.淨零綠生活 | 11.綠色金融 | 12.公正轉型 |
12項關鍵戰略共編列了964億預算,較前一年多了302億,其中具體提出五大策略:
1.啟動第二次能源轉型,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
2.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
3.型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
4.政府作為淨零轉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
5.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
國家希望工程五大策略的具體行動
減碳是個龐大工程,絕非一個單位可以獨立完成,如我國由環境部統籌,包含國發會、經濟部、金管會、農業部、內政部、交通部、國科會、數發部、教育部、文化部、勞動部、財政部、衛福部、國防部、原民會、通傳會、海委會、退輔會等單位都將協力進行。
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
此部分涉及到能源轉型與科技研發,主要戰略為第1~6項,我們必須發展多元綠能,如風電、太陽能等等,還要進行科技化的深度節能,建構強韌的電網,並使電力去碳化。
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
此部分涉及產業轉型、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,主要戰略為8.9.11項,由智慧與淨零科技雙軸帶動,並讓綠色金融成為淨零轉型的助力,透過制定碳費相關的市場機制,帶動韌性產業轉型與農業的永續淨零。
形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
此部分比較貼近生活,主要戰略為7.10項,要讓全民都了解低碳永續的重要性,零浪費的低碳飲食、友善環境的綠時尚、近零碳建築與低碳運輸網路,各方面都要兼顧。
政府作為淨零轉型的後盾
此部分涉及到產業轉型與氣候法制,主要戰略為5.11項,除了建立各產業技術服務團隊外,也要定期公布行動指引,並隨時滾動性調整與考核。
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
此部分主要戰略是第12項,包含妥善處理爭議,並化氣候變遷為區域發展的契機,藉以打造公平與綠色的美好未來。
碳費的抵換與減量額度
關於碳費的徵收,請參考我們的整理文章,這裡要說的是,如何完成碳費的減量與抵換?首先會希望企業或各級政府執行自願減量專案,包含轉換低碳燃料、採行負排放技術、提升能源效率、使用再生能源以及製程的優化改善。
至於抵換量的來源則包括了:
▲減量額度
▲民眾汰換老舊機車、燈具、空調設備、老舊農業機具
▲碳費徵收對象超過指定目標的減碳量
鄰近國家的新加坡、日本、中國、韓國和印尼均已實施碳定價,目前我國預計2025年正式開始徵收,並逐年調升費用,視自主減量計畫成效來檢討費率。
政府的輔導措施與碳費專款用處
為了讓碳費徵收對象更順利銜接碳費制度,環境部已辦理4場碳費子法說明會,也在北中南辦了3場自主減量計畫申請說明會,並由經濟部提出5項輔導措施:
(1)深度節能推動計畫
(2)提供減碳診斷輔導
(3)政府補助資源
(4)低利率貸款
(5)減碳租稅獎勵
碳費的收入也會全面使用在減碳相關事務上,如教育宣導、碳足跡管理、培養綠領人才等等,數位化的時代帶來許多助益,利用數位創新,一起迎接美好的綠色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