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水回收再利用,節能發電兩相宜

各種產品的製造過程中,免不了用水清洗的階段,這些使用過的廢水也沒辦法再作為飲用或灌溉之用,如果直接排放到河裡可能造成汙染,必須透過特殊處理才能排放,而這些經過處理的廢水,其實有更多的用途。

有機廢水也能變成能源

造紙、食品加工、釀醬油、釀酒、畜牧等產業均會產生高濃度的有機廢水,目前的做法,會用微生物把有機物跟氨氮等污染物轉成無害物質再行排放,但這些處理後的廢水,以及產生的氣體,可以有更多的用處。

目前國際社會積極推動厭氧發酵技術,處理廢水的過程中會產生沼氣,再使用脫硫技術降低沼氣含硫量,處理後的沼氣就能用來發電,使用沼氣發電未來也可望申請碳權,甚至減免當期的水汙費。

政府提供補助,投資廢水能源化處理

環境部在2024年通過「事業廢水處理轉型專案貸款信用保證實施要點」,有意投資廢水能源化的業者,政府可為業者提供擔保,新版的「水汙費收費辦法」也將在3月份發佈,若業者投資廢水能源化有實績,最多可扣抵6成的水汙費。

此外,經濟部也提出《產業創新條例》修正草案,預備將節能減碳納為投資抵減項目,將有助於業者投資廢水處理能源化,目前立院初審通過,等待正式公布。

糞土變黃金,廢水回收再灌溉

除了用來發電外,畜牧業沖洗後的廢水,含有高量的碳、氮、磷等營養鹽,部分用來施肥的化學肥料中也含有這類營養素,對植物生長頗有助益,這些畜牧業的廢水經過厭氧處理後,產生的沼氣可用來發電,沼液可以回到農田進行灌溉,一舉兩得。

透過回收處理再利用,廢水可以新的姿態再度發揮效用,除了上述行業外,另一大宗廢水來源─工業廢水,也有更新的技術可以妥善處理,保護水質之餘,也能達到友善環保的目的。

資料來源:環境資訊中心、環境部